隨著新興醫療科技持續開發,全球已經有超過60項細胞及基因治療產品上市銷售,其中以遺傳性疾病、罕見/難治疾病及癌症治療應用最多;然而,客製化的治療使得醫療成本居高不下,許多研究鎖定現成即用(Off-the-shelf)的細胞療法進行開發,尤其是誘導型多潛能幹細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 iPSC)。國科會「超高齡社會之精準再生醫學啟航計畫」致力於將台灣再生醫學之基礎研究銜接至臨床轉譯醫學,並推動國內再生醫學產業化發展,目前計畫包含中央研究院團隊、國立成功大學團隊、以及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團隊,於iPSC的臨床開發有豐富的研究成果。因此計畫推動辦公室於9/4(三)下午14:00-17:00舉辦『iPSC臨床開發與產業現況趨勢洞悉』研討會,期能藉由日本iPSC治療開發之進展與觀察,進而探討台灣iPSC產業應用之機會與潛力。
首先由計畫推動辦公室主持人、DCB產業發展處劉韋博處長,率先分享iPSC於日本的法規政策動態與臨床開發現況,深度洞察日本iPSC研發進展與產業現況,同時特別邀請日本iPSC頂尖研究機構CiRA Foundation研發中心副中心長吉田信介 (Shinsuke Yoshida)博士,分享CiRA與CiRA Foundation在日本iPSC再生醫學發展歷程之見解與未來挑戰。此外,邀請昱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LumiSTAR)張郁芬執行長,從台灣iPSC產業界的應用觀點,分享iPSC於細胞治療及藥物開發之現況與未來展望;為進一步探索台灣發展iPSC契機,邀請百濟神州(BeiGene)黃士銘副總裁兼細胞治療研發中心負責人,分享BeiGene細胞治療研發團隊如何推動次世代創新且可負擔的細胞療法在多種適應症中的應用。希望透過本研討會提供國內產官學研專家先進嶄新的iPSC產業趨勢及觀點,以利台灣iPSC臨床治療應用與產業發展推動。
